肝病是世界上疑难病之一,全世界慢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(HbsAg)及肝炎病毒(HBV)携带者约有2.15亿人,而我国约有1.2亿人,占了一半多的比例,其发病人数达3000-4000万人,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治疗有25-40%的病人能逐渐发展为肝硬化-肝癌。目前我国每年死于乙肝后肝硬化,肝癌者高达40万人,数字非常可观,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。
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后早、中期肝硬化的治疗目前侧生抗病毒治疗和降酶保肝等治疗。
a-干扰素和拉米呋啶是目前抗乙肝病毒的主要药物,但经过长期的临床应用,发现仍存在少问题。一方面对于没有病毒复制和肝功能正常的病毒携带者不适用,但这些人中部分仍有肝脏炎症损伤存在,仍可能发展为肝硬化。另一方面对于有明显病毒复制的患者,这些药物引起的HbeAg/抗Hbe血清转换率不高。再者,即使乙型肝炎病毒(HBV)清除,也不一定标志肝病治愈。曾有报告显示HbsAg自发性清除者在23个月内有32.7%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等并发症;对一干扰素治疗后HbeAg和HbsAg血清转换的病例作肝活检随访,显示肝内仍有轻度炎症活动和HBV-DNA存在;已有肝硬化的患者抗病毒治疗后,尽管出现生物化学和病毒学应答,但仍可并发门静脉高压。因此,寻找新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。
随着对慢性乙型肝炎病理变化的深入研究,发现肝脏纤维化的增
...(查看科室全部简介)
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